我看电路还是存在几个问题,第一级和第二级运放正相输入对地,也应该有个10K-100K的电阻,运放输出才较稳定。第二级运放反相输入端不应和正相输入端相按!应该分开,如果嫌3886的放大能力不够,可在第二级运放设置几倍的放大量,未级的负反馈落地电容C8=10uF,最好能有22uF.这样低频更好,如果低频无力,可将音量电位器移前到两级运放之间,还可增大变压器功率,提高点输出的双22V电压。
1、…放大时无法放大,一级放大还可以。如图1为电路图,2为一级
U2的输出电压为4.99V,说明输出已经处在饱和状态。把第一级51倍的放大系数,改为11倍,即R9改为10k。修改后,第一级放大倍数A1R9/R8 110k/1k 111倍,第二级放大倍数A2R12/R5 120k/2k 111倍,第一级的输入电压是0.04V,输出为0.04*110.44V;第二级的输出应为0.44*114.84V。
2、放大器的运算放大器设计
运算放大器是模数转换电路中的一个最通用、最重要的的单元。全差分运放是指输入和输出都是差分信号的运放,与普通的单端输出运放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输出的电压摆幅较大;较好的抑制共模噪声;更低的噪声;抑制谐波失真的偶数阶项比较好等。因此通常高性能的运放多采用全差分形式。近年来,全差分运放更高的单位增益带宽频率及更大的输出摆幅使得它在高速和低压电路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高速的模数转换器需求越来越广泛,而高速模数转换器需要高增益和高单位增益带宽运放来满足系统精度和快速建立的需要。速度和精度是模拟电路两个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然而,这两者的要求是互相制约、互为矛盾的。所以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是困难的。折叠共源共栅技术可以较成功地解决这一难题,这种结构的运放具有较高的开环增益及很高的单位增益带宽。
3、如何用单电源形成两级运算放大电路?
运放本没有单电源双电源区别的,只是一些生产商将一些输入电压可以到负电源边的运放称为“单电源运放”,它只是个概念而已。普通运放单电源供电后,注意输入的平均电压在供电电压一半最好,如果不是这样,想办法移动输入电平,即使是厂家鼓吹的所谓“单电源运放”,最好也这样接,毕竟在接近负电源附近的输入电压下工作,其性能会变差,特别是低温时可能会失效。